
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

7月1日-2日,2023西部康复论坛暨第 11 届华西康复国际论坛---基于PNF 技术偏瘫患者上肢康复治疗培训班在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康复医学科成功举行。四川省康复治疗师协会-PNF技术专委会常务委员、成都顾连锦宸康复医院重症康复治疗中心副主任兼重症PT组长杨杰老师再次受邀作为授课讲师,为参会学员带来PNF技术的全面解读和深度剖析。
这是杨老师第二次受邀担任培训班的授课讲师,既是对其康复专业技能的认可,也是对我院持续引入先进康复治疗技术与模式,开展学科技术内涵建设,提高康复医疗技术水平,探索多元化康复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优质康复服务的高度肯定。


“PNF不只是一种治疗技术,更是一种治疗哲理”。这种治疗哲理要求康复治疗师使用积极的、具有功能性的方法,通过动员患者的残余功能,考虑患者的整体性并使用运动学习和运动控制的原则对患者实施康复治疗。培训中,杨老师强调,“作为合格的康复治疗师,应该学会在临床康复治疗中,根据患者的整体情况,灵活运用该技术,以便从患者身上获得积极反馈。”这也是我院对康复治疗师的要求。“一切以患者为中心,任何技术都应该优先服务于患者。”

小科普
本体感觉
PNF技术的作用机理,包含在名字中 —— 促进本体感觉。“本体感觉”是人体的重要感觉,它是指肌、腱、关节等运动器官本身在不同状态(运动或静止)时产生的感觉(例如,人在闭眼时能感知身体各部的位置);因位置较深,又称“深部感觉”。
简单来说,我们做任何一个动作的时候,身体都应该对这个动作有所觉知,这是本体感受可以提供给我们的。
但因为各种原因,患者只能依赖外部感觉,即视觉、嗅觉、听觉等来进行感受,本体感觉不佳,比如偏瘫患者。这反映在运动中,便是无法完成动作或者低效的动作。
在运用PNF的时候,治疗师可以将患者带入到动作的起点和终点,感受所处的位置和感觉,在起点与终点之间来回过度、重复,并施加特定的引导(包括助力或阻力),从而让患者学会动作,提升运动能力。

编辑: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