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发展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新服务、新模式发展势头强劲。传统的医疗实践与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不断碰撞、交叉、融合,医疗数字化经历了远程医疗、网络医疗、移动医疗、互联网医疗、大数据医疗、人工智能医疗、数字医疗的融合与蝶变。其中远程医疗不仅是医疗数字化过程的重要节点,也是医疗创新发展的热门领域。”
1月8日,四川省人民医院互联网医学中心办公室主任肖宁、四川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中心副主任兰蕴平、四川省人民医院互联网医学中心副主任技师辜晓惠等一行来到成都顾连锦宸康复医院,就远程医疗服务的进一步合作和深入应用进行交流。成都顾连锦宸康复医院院长叶菲、业务院长胡冰霜、神经重症康复科主任吕长兴、医务部主任雷红等领导陪同。
首先,肖宁主任一行实地参观了医院的整体环境,包括康复治疗大厅、五楼ICU、病房等,并在叶菲女士的介绍下,详细了解医院的基本情况,康复业态、康复服务体系以及建设发展历程。舒适整洁的院区环境、生命全周期的康复业态、优质的康复医疗服务及特色的办院理念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随后,双方围绕 “加快落实远程医疗服务合作项目,持续拓宽双方合作领域”进行多维度探讨,聚焦远程ICU,远程联合门诊、远程会诊、 远程多参数监测(心电)、远程转诊等方面达成进一步合作,并通过落实合作细则,深化合作层次,推动双方合作再上新台阶。
“目前,重症患者监测数据复杂难以分析,海量数据价值流失,大量数据容积远超医护人员承受范围……这些问题,一直是困扰重症医学发展的因素。” 兰蕴平主任表示,“远程ICU”的核心意义就是打破医院之间的信息壁垒,链接更多优质资源,实现数据和医疗资源平台共享。通过进行实时监护、高危事件处理、监护数据管理等操作,为医院ICU提供数据分析预警、数据分析报告、数据存储管理、紧急会诊、远程教学等服务,从而辅助临床诊疗决策,让医院急重症患者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避免转运过程中带来的风险和费用,减轻医务人员的压力以及患者家属的经济负担,提升医疗救治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安全。
四川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中心副主任/兰蕴平
“除了远程ICU以外,远程联合门诊、远程会诊、 远程多参数监测(心电)、远程转诊等远程医疗服务对康复医疗的这种赋能能力,将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的助推力。” 肖宁主任认为,医院或个人所掌握的医学信息资源相对有限,“信息孤岛”现象严重。“通过远程医疗服务平台,相互链接,多向互通,可以流通和过滤各种数据,达成高效率传递信息,帮助医务工作者减负增效,节省患者的时间和费用成本。”
四川省人民医院互联网医学中心办公室主任/肖宁(中)
“信息技术与循证医学的融合,本质目的还是为了让更多更好的医疗资源集中到患者身上。” 叶菲女士认为,医院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需要时刻站在患者的角度,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康复医疗服务。后续依托四川省人民医院互联网医学中心远程医疗服务平台,既可以提高优质医疗资源的利用率和跨时空医患互动难等问题,还可以取得更贴切患者自身特殊条件的诊治效果,完成医疗服务闭环;更能降低患者医疗开支,让更多更好的医疗资源集中到患者身上,满足群众的健康需求及就医获得感。“本次与四川省人民医院互联网中心达成远程医疗服务的相关合作,对医院和患者来说,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顾连锦宸院长/叶菲
此次合作的达成,标志着四川省人民医院互联网医学中心与我院在医疗服务领域的合作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不仅有助于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还将为患者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的康复服务,让患者能享受到省内顶尖医疗专家的诊疗服务,降低就医成本和时间成本。
接下来,医院将与四川省人民医院互联网医学中心继续深化合作,探索更多远程医疗服务的创新模式,共同推动医疗服务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优质、便捷的康复医疗服务。
--END--